各地区各部门政策加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

来源:中国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3-08-07 10:30:21 浏览次数: 【字体:

上半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279亿元
政策加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7月24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接连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广大经营主体发展。随着政策逐步落地见效,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发展信心更足,发展活力增强。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279亿元;中小微企业受益最明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5766亿元,占比约62%。

解难题、减负担,助力企业爬坡过坎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各地积极创新帮扶手段方式,提高政策落地效能,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增强渡过难关、扩大生产的底气,实现恢复发展。

——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茶园确权帮企业融资打通门路,我们的春茶实现产销两旺。”福建省福鼎市海云臻品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根海说。

“确权难是涉农企业融资堵点。福鼎市积极开展山地、茶园、果园、厂房等生产要素确权登记工作,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结合特色农产品企业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信贷产品,推动涉农企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持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4.8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6%,比上年同期低25个基点。

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切实服务实体经济。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02万亿元。

资金有保障,助力广大经营主体向上生长。

——税费支持政策制度性安排与阶段性措施相结合,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

“去年以来,一项又一项减税降费政策帮我们渡过了难关。”湖南省祁阳市故乡缘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飞说,“今年上半年,政策延续优化。截至6月底,我们已享受各项税费减免9.7万元,采购原材料的资金有了保障,增加露天就餐区、吸引新客源的钱也有了着落。”

延续并优化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所得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降至1%;对月销售额10万元及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财税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延续优化和创新实施的税费优惠政策,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拿到手的税费“礼包”沉甸甸。

——返还补贴、供需对接等多措并举,增强企业稳岗扩岗能力。

聚焦就业、创业新情况新特点,各地区各部门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强企业稳岗扩岗能力。内蒙古继续通过“免申即享”模式直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黑龙江对就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配备就业服务专员,提供用工、培训等一揽子扶持措施;在广东,高铁站也是“就业站”,实现“出闸即招工”“到站即选岗”供需快速对接……

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8万场;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放职业培训券超过261万张,全国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50万人次。

“各项助企惠企政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了精准性和针对性,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渡过难关、扩大生产,实现恢复发展。”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

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恢复向好,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前5月,新设民营企业376.4万户,同比增长17.2%,较一季度增速快6.5个百分点。截至5月底,全国涉税经营主体共8692万户,同比增长7.5%。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精准制定实施各类支持政策,及时回应关切和利益诉求,切实解决实际困难。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激励我们继续好好干,让我们对民营企业的未来更有信心了。”王根海说。

增动能、添活力,为长远发展攒后劲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各地区各部门着眼长远发展,惠企政策注重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更大潜能,为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激励研发投入,助力企业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

福建省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独立供电系统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上半年,公司签下一笔大额订单,但面临较大资金缺口。招商银行厦门分行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及时为企业提供3000万元专项授信支持,帮助企业创新成果更好落地应用。

截至6月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2.7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598亿元,连续14个月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727亿元,增速为25.1%。

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税收优惠、财政奖补政策,建立金融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常态化工作机制,健全产学研成果对接和产业化机制……财税、金融、科技等部门深化协同合作、凝聚政策合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长远发展“深蹲蓄力”。

——引导发展预期,鼓励民营企业在“四新经济”领域大显身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开展第一批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项目工作,拟推介项目共计149个,总投资1308亿元;陕西对于纳入市、县两级重点项目清单的民间投资项目,在用地、环评等方面予以提级保障……今年以来,各地强保障、优服务、抓落实,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内在活力。一大批民营企业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中奋勇争先,发展势头良好。截至5月底,我国“四新经济”民营企业已超过2500万户。前5月新设“四新经济”民营企业215万户,占新设民营企业的57.1%。

——夯实基础设施,推动企业“聚链结群”打造发展新优势。

连日来,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经济开发区,新建高标准工业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进水整体调试,做好正式投入运行准备,更好满足高端制造业企业的污水处理需求。罗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小林说,针对先进材料产业特点,当地积极配套建设现代化厂房并优化公共服务,“如今,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光电材料企业‘成群结队’前来落户,聚合产业生态、放大竞争优势。”

广西积极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落地;天津着力建设5G基站,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码提速,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助力各地现代产业集群、数字产业园区等蓬勃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更广阔成长空间。”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说。

稳预期、优服务,厚植经营主体成长沃土

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税务部门用好税收大数据精准匹配纳税人需求,今年已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2.29亿户次;市场监管部门强化智慧监管,建立全量电子营业执照库,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大幅节省人力、文书和时间成本……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落地,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厚植经营主体成长壮大的沃土。

——优流程、提速度,为企业解压松绑。

“我们的经营业务涉及多个领域,自从电子税务局实现多税种综合申报以来,在一个界面一次就能完成相关税种的申报及税款缴纳,不仅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宋楚樵说。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通堵点、接断点。推行“多税合一”综合申报,精简企业登记文书材料,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有的放矢,让企业放开手脚谋发展;扩大“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联动接卸”等便利化措施的试点范围,出口退税一再提速,配套政策服务不断完善,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底气更足。

——零距离、非接触,政务服务更智能。

信息“跑路”代替纳税人“跑腿”。截至6月底,全国共办理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超27万笔,税款超380亿元,分别超过2022年全年业务量的85%、缴税额的65%;共有197家商业银行上线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业务,比2022年增加了43家;支持实时扣税、银行端查询缴税办理方式的商业银行为180家,占比达到90%以上。

山东青岛为企业提供“线下一次办”“全程网上办”“门口就近办”等多种个性化审批服务模式;陕西西安建成投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通国家、省、市三级政务服务系统;广东广州加快完善数字化企业服务平台,让企业自主挑选办事“套餐”,一次申请可办理多个事项……各地积极探索,聚焦经营主体所需所盼,以数字化手段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便利化、智能化服务。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认为,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稳扎稳打、脚踏实地,也要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下半年,要继续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同时积极推动政策优化和改革深化,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记者 王观 屈信明 王永战


终审:
【打印正文】
  • 上一条  
  • 下一条  
您的位置:

各地区各部门政策加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

2023-08-07 10:08 中国政府网 T T

上半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279亿元
政策加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7月24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接连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广大经营主体发展。随着政策逐步落地见效,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发展信心更足,发展活力增强。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279亿元;中小微企业受益最明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5766亿元,占比约62%。

解难题、减负担,助力企业爬坡过坎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各地积极创新帮扶手段方式,提高政策落地效能,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增强渡过难关、扩大生产的底气,实现恢复发展。

——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茶园确权帮企业融资打通门路,我们的春茶实现产销两旺。”福建省福鼎市海云臻品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根海说。

“确权难是涉农企业融资堵点。福鼎市积极开展山地、茶园、果园、厂房等生产要素确权登记工作,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结合特色农产品企业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信贷产品,推动涉农企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持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4.8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6%,比上年同期低25个基点。

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切实服务实体经济。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02万亿元。

资金有保障,助力广大经营主体向上生长。

——税费支持政策制度性安排与阶段性措施相结合,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

“去年以来,一项又一项减税降费政策帮我们渡过了难关。”湖南省祁阳市故乡缘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飞说,“今年上半年,政策延续优化。截至6月底,我们已享受各项税费减免9.7万元,采购原材料的资金有了保障,增加露天就餐区、吸引新客源的钱也有了着落。”

延续并优化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所得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降至1%;对月销售额10万元及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财税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延续优化和创新实施的税费优惠政策,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拿到手的税费“礼包”沉甸甸。

——返还补贴、供需对接等多措并举,增强企业稳岗扩岗能力。

聚焦就业、创业新情况新特点,各地区各部门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强企业稳岗扩岗能力。内蒙古继续通过“免申即享”模式直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黑龙江对就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配备就业服务专员,提供用工、培训等一揽子扶持措施;在广东,高铁站也是“就业站”,实现“出闸即招工”“到站即选岗”供需快速对接……

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8万场;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放职业培训券超过261万张,全国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50万人次。

“各项助企惠企政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了精准性和针对性,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渡过难关、扩大生产,实现恢复发展。”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

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恢复向好,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前5月,新设民营企业376.4万户,同比增长17.2%,较一季度增速快6.5个百分点。截至5月底,全国涉税经营主体共8692万户,同比增长7.5%。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精准制定实施各类支持政策,及时回应关切和利益诉求,切实解决实际困难。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激励我们继续好好干,让我们对民营企业的未来更有信心了。”王根海说。

增动能、添活力,为长远发展攒后劲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各地区各部门着眼长远发展,惠企政策注重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更大潜能,为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激励研发投入,助力企业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

福建省厦门拓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独立供电系统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上半年,公司签下一笔大额订单,但面临较大资金缺口。招商银行厦门分行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及时为企业提供3000万元专项授信支持,帮助企业创新成果更好落地应用。

截至6月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2.7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598亿元,连续14个月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727亿元,增速为25.1%。

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税收优惠、财政奖补政策,建立金融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常态化工作机制,健全产学研成果对接和产业化机制……财税、金融、科技等部门深化协同合作、凝聚政策合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长远发展“深蹲蓄力”。

——引导发展预期,鼓励民营企业在“四新经济”领域大显身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开展第一批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项目工作,拟推介项目共计149个,总投资1308亿元;陕西对于纳入市、县两级重点项目清单的民间投资项目,在用地、环评等方面予以提级保障……今年以来,各地强保障、优服务、抓落实,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内在活力。一大批民营企业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中奋勇争先,发展势头良好。截至5月底,我国“四新经济”民营企业已超过2500万户。前5月新设“四新经济”民营企业215万户,占新设民营企业的57.1%。

——夯实基础设施,推动企业“聚链结群”打造发展新优势。

连日来,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经济开发区,新建高标准工业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进水整体调试,做好正式投入运行准备,更好满足高端制造业企业的污水处理需求。罗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小林说,针对先进材料产业特点,当地积极配套建设现代化厂房并优化公共服务,“如今,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光电材料企业‘成群结队’前来落户,聚合产业生态、放大竞争优势。”

广西积极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落地;天津着力建设5G基站,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码提速,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助力各地现代产业集群、数字产业园区等蓬勃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更广阔成长空间。”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说。

稳预期、优服务,厚植经营主体成长沃土

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税务部门用好税收大数据精准匹配纳税人需求,今年已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2.29亿户次;市场监管部门强化智慧监管,建立全量电子营业执照库,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大幅节省人力、文书和时间成本……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落地,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厚植经营主体成长壮大的沃土。

——优流程、提速度,为企业解压松绑。

“我们的经营业务涉及多个领域,自从电子税务局实现多税种综合申报以来,在一个界面一次就能完成相关税种的申报及税款缴纳,不仅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宋楚樵说。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通堵点、接断点。推行“多税合一”综合申报,精简企业登记文书材料,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有的放矢,让企业放开手脚谋发展;扩大“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联动接卸”等便利化措施的试点范围,出口退税一再提速,配套政策服务不断完善,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底气更足。

——零距离、非接触,政务服务更智能。

信息“跑路”代替纳税人“跑腿”。截至6月底,全国共办理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超27万笔,税款超380亿元,分别超过2022年全年业务量的85%、缴税额的65%;共有197家商业银行上线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业务,比2022年增加了43家;支持实时扣税、银行端查询缴税办理方式的商业银行为180家,占比达到90%以上。

山东青岛为企业提供“线下一次办”“全程网上办”“门口就近办”等多种个性化审批服务模式;陕西西安建成投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通国家、省、市三级政务服务系统;广东广州加快完善数字化企业服务平台,让企业自主挑选办事“套餐”,一次申请可办理多个事项……各地积极探索,聚焦经营主体所需所盼,以数字化手段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便利化、智能化服务。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认为,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稳扎稳打、脚踏实地,也要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下半年,要继续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同时积极推动政策优化和改革深化,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记者 王观 屈信明 王永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