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杜瓦镇

来源:皮山县电子政务办 发布时间:2016-08-05 05:13:00 浏览次数: 【字体:

17e2a47309964b6695e8f709c3342475.jpg

  杜瓦镇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喀喇仑山北麓,东临墨玉县,西接桑珠乡,北抵岔叶公路,南接和田县界,行政面积4900平方公里。杜瓦镇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140公里,位于皮山县城以东98公里处,三面环山,属农业浇灌区。
  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夏长春秋短,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0.5℃。
  降水及蒸发:
  干燥少雨,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量5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185.7毫米,月降水量中以7-8月份量大,降水量26.7mm,占全年降水量的52.1%。
  风力资源:
  杜瓦镇由于海拔1800米左右,地势较高,四季盛行西北风和偏北风,一般风力为3-4级。
  水文:
  杜瓦镇属灌溉农业区,水源主要引用昆仑山雪水,杜瓦河径流量极不均衡,来水与农业用水极不协调,洪枯悬殊。
  主要自然灾害: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热风、霜冰和沙尘暴。
  土壤结构:
  杜瓦镇土质为细沙壤土,土壤结构主要是粘沙土,其保水性好,土层厚,有机含量丰富。
  社会经济状况:
  杜瓦镇主要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主产小麦、玉米、青稞、油料和豆类、苜蓿等。牧业以养羊、牛为主,并有马、骆驼、驴等。境内有草场51处,面积约3万亩。长有昆仑蒿、昆仑针茅、银穗、新麦、苔草和羊茅草等。林业以人工育林为主,主要种植核桃、杏、杨树,镇内有煤、石膏矿等丰富矿藏;山中草药有党参、锁阳、甘草、麻黄、曼陀罗等。并有狐狸、黄羊、旱獭、兔子、雪鸡、鹰等野生动物。
  截至目前,全镇总户数1947户、人口7439人,有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9330亩,人均耕地1.25亩;现有城市低保对象202人,农村低保对象1800人,年发放低保金146.8万元;林果面积达6500余亩,人工造林面积2524亩,较“十五”末提高了5倍,新建林果精品园1736亩(其中核桃改造1097亩,新定植686亩);1983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 6446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100%;新建、扩建富民安居房1375户(其中:建筑节能房1135户、完成建筑节能房改造200户,维修旧房40户);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0年新建村级卫生室2所;共有473户家庭领取了“两证”,农牧民“两证”领证率达到27.56%,落实各项奖励资金149.1万元(其中:国家发放 94.2万元,镇政府补贴44.9万元);十一五期间累计解决了242户、1280人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
  2010年底粮食总产量4198.5吨,单产达416公斤;年末牲畜存栏25224头(只),出栏16050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789元,较上一年同比增加456元。2010年全镇劳务输出达到2224人次,劳务创收达到468.2万余元,人均创收724元,占人均收入的30%。有一个家禽孵化场,年孵化家禽达到了8.5万余只,不仅能满足本镇家禽养殖户的需要,同时还能为周边乡镇提供种苗;2010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89元,比“十五”末增加1137元。
  目前,全镇通电的行政村数7个,通电话的行政村数有8个,通邮、通广播、通电视的行政村数7个,未能实现“三通”的科台克力克村已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通达工程已经展开,预计年底可以贯通。镇内有农经站、畜牧站、文化站、卫生院、劳保所、财政所、民政所、信用社、派出所、农技站、农机站、林业站、国土资源所、水管所、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站、变电所等16个站所单位,共有国家干部39名;有砖厂、水泥厂、煤矿、石膏矿厂、加油站等6家企业入驻;镇内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教职工58名,在校学生1065名,开设“双语”班15个,在校双语班学生590名;学前“双语”班4个,在园幼儿163名。2009、2010年,全镇1人考上内地高中班,9人考上疆内初中班,6人被大中专院校录取。
  镇人民政府距县城以东125公里处,距315国道27公里,占地面积20亩,现有机关工作人员41名(其中:公务员34名、工人5名、事业编制人员2名)。

3303ee53d5224751ac184ac5c896ef08.jpg

ec63ff13d71646b690c834546b4fcc78.jpg

a37a0bc7551c4ffd8243d7e594ce0aa6.jpg

28fb1e74225d4845b062d745fc447aad.jpg


终审:
【打印正文】
  • 上一条  
  • 下一条  
您的位置:

最美乡村——杜瓦镇

2016-08-05 17:08 皮山县电子政务办 T T

17e2a47309964b6695e8f709c3342475.jpg

  杜瓦镇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喀喇仑山北麓,东临墨玉县,西接桑珠乡,北抵岔叶公路,南接和田县界,行政面积4900平方公里。杜瓦镇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140公里,位于皮山县城以东98公里处,三面环山,属农业浇灌区。
  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夏长春秋短,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0.5℃。
  降水及蒸发:
  干燥少雨,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量5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185.7毫米,月降水量中以7-8月份量大,降水量26.7mm,占全年降水量的52.1%。
  风力资源:
  杜瓦镇由于海拔1800米左右,地势较高,四季盛行西北风和偏北风,一般风力为3-4级。
  水文:
  杜瓦镇属灌溉农业区,水源主要引用昆仑山雪水,杜瓦河径流量极不均衡,来水与农业用水极不协调,洪枯悬殊。
  主要自然灾害: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热风、霜冰和沙尘暴。
  土壤结构:
  杜瓦镇土质为细沙壤土,土壤结构主要是粘沙土,其保水性好,土层厚,有机含量丰富。
  社会经济状况:
  杜瓦镇主要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主产小麦、玉米、青稞、油料和豆类、苜蓿等。牧业以养羊、牛为主,并有马、骆驼、驴等。境内有草场51处,面积约3万亩。长有昆仑蒿、昆仑针茅、银穗、新麦、苔草和羊茅草等。林业以人工育林为主,主要种植核桃、杏、杨树,镇内有煤、石膏矿等丰富矿藏;山中草药有党参、锁阳、甘草、麻黄、曼陀罗等。并有狐狸、黄羊、旱獭、兔子、雪鸡、鹰等野生动物。
  截至目前,全镇总户数1947户、人口7439人,有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9330亩,人均耕地1.25亩;现有城市低保对象202人,农村低保对象1800人,年发放低保金146.8万元;林果面积达6500余亩,人工造林面积2524亩,较“十五”末提高了5倍,新建林果精品园1736亩(其中核桃改造1097亩,新定植686亩);1983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 6446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100%;新建、扩建富民安居房1375户(其中:建筑节能房1135户、完成建筑节能房改造200户,维修旧房40户);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0年新建村级卫生室2所;共有473户家庭领取了“两证”,农牧民“两证”领证率达到27.56%,落实各项奖励资金149.1万元(其中:国家发放 94.2万元,镇政府补贴44.9万元);十一五期间累计解决了242户、1280人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
  2010年底粮食总产量4198.5吨,单产达416公斤;年末牲畜存栏25224头(只),出栏16050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789元,较上一年同比增加456元。2010年全镇劳务输出达到2224人次,劳务创收达到468.2万余元,人均创收724元,占人均收入的30%。有一个家禽孵化场,年孵化家禽达到了8.5万余只,不仅能满足本镇家禽养殖户的需要,同时还能为周边乡镇提供种苗;2010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89元,比“十五”末增加1137元。
  目前,全镇通电的行政村数7个,通电话的行政村数有8个,通邮、通广播、通电视的行政村数7个,未能实现“三通”的科台克力克村已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通达工程已经展开,预计年底可以贯通。镇内有农经站、畜牧站、文化站、卫生院、劳保所、财政所、民政所、信用社、派出所、农技站、农机站、林业站、国土资源所、水管所、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站、变电所等16个站所单位,共有国家干部39名;有砖厂、水泥厂、煤矿、石膏矿厂、加油站等6家企业入驻;镇内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教职工58名,在校学生1065名,开设“双语”班15个,在校双语班学生590名;学前“双语”班4个,在园幼儿163名。2009、2010年,全镇1人考上内地高中班,9人考上疆内初中班,6人被大中专院校录取。
  镇人民政府距县城以东125公里处,距315国道27公里,占地面积20亩,现有机关工作人员41名(其中:公务员34名、工人5名、事业编制人员2名)。

3303ee53d5224751ac184ac5c896ef08.jpg

ec63ff13d71646b690c834546b4fcc78.jpg

a37a0bc7551c4ffd8243d7e594ce0aa6.jpg

28fb1e74225d4845b062d745fc447aad.jpg